危险品库,存储和保管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资等危险品的场所。根据隶属和使用性质分为甲、乙两类,甲类是商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物资管理部门的危险品库,乙类为企业自用的危险品库。其中甲类危险品库储量大、品种多,所以危险性大。根据规模又可分为三类:面积大于9000平方米的为大型危险品库、面积在550~9000平方米的为中型危险品库、550平方米以下的为小型危险品库。根据危险品库的结构形式分为地上危险品库、地下危险品库、半地下危险品库。
危险品库的选址和结构
危险品库根据其具有危险性的特点,在选址时应依据政府的总体市政布局,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一般选择较为空旷的地区,远离居民区、供水地、主要交通干线、农田、河流、湖泊等,处于当地长年主风向的下风位。如必须在市区内,大、中型的甲类仓库和大型乙类仓库与居民区和公共设施的间距应大于150米,与企业、铁路干线的间距大于100米,与公路距离大于50米,在库区大型库房间距为20~40米,小型库房间距为10~40米。易燃商品应放置在地势低洼处,桶装易燃液体应放在库内。危险品库应根据危险品的种类、特性,采用妥善的建筑结构,并取得相应的许可。同时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或隔离等安全设施和设备。
危险品库的管理
1.建立严格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危险品仓储的安全,仓库需要依据危险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根据仓库的具体情况和所储存的危险品的特性,制定严格的危险品仓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仓库还要根据法规规定和管理部门的要求,履行登记、备案、报告的法律和行政义务。
2.严格出入库制度
危险品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认真核查品名、标志,检查包装,清点数目,细致地做好登记,重点危险品要实行双人收发制度。危险品出库时,仓库管理人员除要认真核对品名、标志、数目外,还要认真登记提货人,详细记录危险品的流向。
3.恰当选择货位和堆垛
危险品的储存方式、数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合适的存放位置,妥善安排相应的通风、遮阳、防水、防湿、温控条件,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包装合理确定的堆放垛型和垛的大小,要有合理的间距,消防器材和配电箱周围禁止堆货或放置其它物品。
4.保管和装卸作业安全
在保管和装卸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合理选用装卸器具,对包装不符合作业要求的要妥善处理再行作业。保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危险品品种、数量和相关设施,及时清扫库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严格限制闲杂人员进库。
5.要有周密的应急处理和废弃物处理措施
当危险品库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措施安排和应急处理指挥人员,包括汇报情况、现场紧急处理、人员疏散、封锁现场、人员分工等。应急处理指挥人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仓库要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应急情况演习,新员工上岗时要培训。
对于废弃的危险品及包装容器等,要有妥善的处置措施,如封存、销毁、中和、掩埋等无害化处理,不得遗留隐患。处置方案要到相关部门备案,并接受监督。剧毒危险品被盗、丢失、误用时,要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
危险品仓储对安全防范的要求
危险品储存是重大安防事故高发领域。因此,建立并改善有效的危险品安全监管措施并普及大众安全防范意识乃当务之急。
首先在国家相关标准中指出,治安防范级别(含技术防范级别)应与存放场所〔部位)风险等级相对应,分为三级,从高至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治安防范要求用于一级(含)以下风险等级,。二级治安防范要求适用于二级(含)以上风险等级,三级治安防范要求适用于三级风险等级。其中在实体防范要求中,存入场所(部位)的防盗安全门应符合GB17565的要求,其防盗安全级别为乙级(含)以上;防盗锁应符合GA/T73的要求;防盗保险柜应符合GBl0409的要求。针对技术防范要求提出技术防范重点部位和区域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应符合GB50348的要求。
其次安防产品作为防范安全事故,扫除安全隐患的利器,在目前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安防产品中的危险源监测、视频监控、跟踪定位、防灾预警、应急救援技术与产品的投入及应用,都能在防爆、防化、防辐射、防倒塌、防交通事故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安全生产应急监测监控系统,能将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自动化生产监控设备系统进行有机地整合及数据采集,达到对危险源、危险品的监控及信息数据采集,达到自动报警及危警处理及事件上报功能。另外在重要的危险源区域安装安防系统,如红外设备,对可能出现危险的区域进行探测,一旦发现有险情,系统自动报警,然后,再利用相关的炸药探测器对现场进行核实,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地发生。